憧憬和高度信任。这恰恰导致了人们自主意识,参与意识的薄弱,产生了对权力强烈的依附和服从意识,使得其意识不到对权力进行监督。说道这,我们似乎感觉到自己内心也存在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况。人民这种对权力的态度,有学者概括为对政治的敬而远之:“敬”可以说是尊重政治,崇尚政治,对政治给予积极的价值评价;“远”可以说是回避政治,不愿意参加政治,或者在不得已时采取不认真、敷衍的态度。[2]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在某种意义上不仅没有摆脱传统“大一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反而形成了有所加强的现代版。计划经济体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辅之以严格的户籍,单位,行政制度,使得个人完全依附于国家和集体。即便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当初的体制依然对现在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政治体制的缓慢改革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种种弊端就显现出来。在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权力阶层与经济的接触机会增多,而且市场经济本身对权力的腐蚀性就很强,加之长期的传统文化形成的民众对权力的依附和服从,导致监督的严重缺失,这就加重了腐败发生的几率。
二、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此,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若干有着血缘关系的家庭构成宗族。“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3]因此,在宗族观念下,维护家族乃至亲朋好友的利益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甚至成为很多人参与政治生活的直接动力。
中国的家族观念根深蒂固,所以缺乏信任家族以外的,范围更广的一般性的社会组织或机构的信任。最终,在宗族亲情外延伸出种种人情,家庭圈子繁衍出社会种种人群圈子和裙带关系。人们在这些圈子里照应依赖,获取归属感、安全感和利益欲望。也由此出现各种亲缘圈子内的腐败。所谓“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感情运作人事,感情大于原则,以至一些潜规则在各种圈子内横行。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一有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通过正规的途径解决,而是想着找关系、走后门来解决。甚至一些官员的搞小圈子,排除异己的行为,这些腐败现象与这种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联系。
腐败,不仅仅出现在官场和官员身上,而是在有着深厚宗法家族制度背景、人情伦理文化基因的中国人群中所易发生、易传染的社会病症。社会的腐败行为是一种无师自通无意识传递的普遍性价值和行为取向,所以不仅要从制度源头、还要从文化源头治理做起。
三、官本位思想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产物,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思想之中。可以说“官本位”意识在专制社会是无所不在的,它指导着人们的价值选择和心理取向以及人才评价。《孟子章句》中就有“不孝有三”,其中“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去做官取禄,是对亲老的大不孝。[4]儒家思想这种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为官、重视权力,中国古人从价值观的角度对正当的职业排序为“士,学,农,工,商”。可见,在传统社会中中国人对才学和为官十分推崇,这也反映出金钱和权力在人们心中的权重。
由于官本位思想蔚然成风,普通民众对于当官的渴盼可说相当严重,读书为了做官,经商赚钱了也得捐官或者买官,一切以做官为目标,大家挣着挤着想去做官。需求觉得供给,也就顺势也出现了,买官卖官现象。这样一来不仅十分明显的产生了贪污腐败行为,更严重的是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许多不是通过正规渠道取得官职的官员,人品道德修养低下,根本不懂得做官先做人,执政先执法的道义,一心一意想的是为自己谋私利而不是为人民谋幸福。
总而言之,在“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当官要为民服务的美德在一些心目中被升官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湖南省廉政研究基地 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