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调查造假的“小康闹剧”凸显“反馈机制”缺失

[日期:2009-02-17] 来源:人民网  作者:张铁 [字体: ]

   为了被认定为“全面小康”,江苏省南通市的启东、海门、通州等地,在省里的随机电话民意调查中造假,要求群众按“标准答案”回答提问,为中小学生专门放假一天,让他们背熟答案“协助”家长应对电话调查,甚至还“假话奖真话罚”。

    一场严肃的民意调查,被活活演成一出“小康闹剧”,一些地
方干部欺下瞒上的作风当警,制造数字背后的政绩冲动堪忧。然而,这场闹剧折射出更深的问题,是我们政治生活中反馈机制的缺失。

    在这场造假闹剧中,民意调查被作为“全面小康”的认定标志,民意调查认可度超过60%,才能认定该县(市)全面小康达标。引入调查的出发点很好:将民意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映,也是对当地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一种反馈。然而,机制的缺失却给了一些人钻空子的机会。

    试想,如果对于“全面小康”的认定,除了民意调查外,还包括长期以来各项数据的综合分析、独立的第三方专业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果、广泛且全面的民意调查和现场走访等,那么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正是因为不了解老百姓对当地工作的看法,缺乏从下到上独立畅通的反馈机制,才使得在需要了解群众意见时,采取了相对简单的手段和标准。

    在政治生活中,需要从下往上、自后而前的反馈机制。决策是否科学合理,政策落地效果如何,干部作风是否让人满意,经济社会发展能否普惠……从决策到出台政策措施再到执行,反馈可以提供依据、传递信息和进行监督。如果没有反馈,就是闭着眼瞎干、拍脑袋蛮干,即使决策正确了、措施到位了,那也可能是瞎猫遇见死耗子。

    生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疼痛是一种很重要的感觉:疼痛是机体遭到伤害的信号,这种强烈的感觉,可以引起机体一系列防御性、保护性反应。如果疾病和创伤不依靠疼痛进行反馈,人们就不能及时防护。

    而反馈机制在政治生活中,也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只有通过反馈了解民意,才能更好地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而也只有通过反馈了解民怨,才能防范于未然,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所以,反馈机制不仅可以用于确定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对及时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也有重要意义。如果在贵州德江的舞龙事件中,当地政府能及时听到群众对“限舞政策”的反馈,进行情绪疏导和说服工作,达到双赢也不是没有可能。

    实际上,这样的反馈机制,目前也正逐步建立与完善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人大和政协作为沟通上下、反映民意的正式渠道,已经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年以来媒体对各地两会的报道可为佐证。同时,我们也能看到网络民意日渐受到重视,各级政府都建立了网络的社情民意通道,有的还有省长、市长信箱,由专人回复、整理或搜集网上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是在建立反馈机制上的积极探索。

    但是,江苏的这起民意调查造假事件说明,以上这些反馈手段,仍然不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思路,使得一些评议、调研、走访甚至是媒体报道,失去了部分反馈效力。在这样的情况下,简单的反馈手段必然失效,而建立长期有效的反馈机制,也就更加迫在眉睫。(张铁)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sosofa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
Processed in 0.034 second(s), 4 queries,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