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廉洁为官 清白做人

[日期:2008-08-31] 来源: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作者: [字体: ]

廉洁为官  清白做人

刘 笑

不损公肥私,不贪污谓之廉洁,素有“包青天”美誉的包拯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清正廉明,奉公守法,是为官者的第一要义和基本素质。一位清正目光远大的官者,应当懂得用自己的廉洁去获取名望。

封建社会有作为的帝王和“君”都懂得一个道理:吏治废弛,国脉不昌,改朝换代,亡无日矣。所以,他们振兴。“纲纪”,整肃吏治,成就了一批清官和铮臣,如包拯、海瑞、于成龙、林则徐等。这些清官和铮臣,个个一身正气,零慑朝野,皇帝也畏他几分,更成了老百姓中代代相传的英雄。

历代清官都是有口皆碑的。宋代包拯,更是老百姓心目中清官的典范。他任地方官,就以清正爱民而获誉官场。任职端州时,对当地所产名贵端砚,前任的多以进贡为由,或中饱私囊,或馈送朝中权贵,以为敲门砖。包拯却只要百姓做足上贡数目,多一个也不要。他任知谏院期间,不畏权贵,甘冒触犯皇帝的危险,屡次上章弹奏贪官。他任职的京城开封府,是达官贵戚聚居之地,历来很难治理。而包拯到任后,威震上下,贵戚宦官不敢轻易触犯律条。包拯宦海数十年“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谍”。为官俭朴节约,严于律己,对亲戚族属严加管束,立下家法:“后世子孙当官有贪赃枉法的,不得回到老家,死后不得葬入祖宗坟地。不听我的话,就不是包家子孙。”并刻立石碑,以戒后人。包拯以其清正廉洁的高风亮节名载史册,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清官榜样,甚至大名远播海外。

聪明的人不去做蝇营狗苟之事,不是因为不能,而是因为不齿。廉洁的官员不求锦衣轻袭,宝马香车,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而是因为要避开祸端,树立声望。

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谙以廉洁治国的道理,他们率先垂先,带领人民建功立业。周恩来总理一身朴实,廉正自洁,成为后世者当政为官的不朽典范。他一生廉洁奉公的品质深入人心,深受全国人民拥戴。历史告诉我们,为官者只要清正廉明,勤勤恳恳为黎明百姓办事,人们就不会忘记他。

当今世界各国,一些有作为的政治家,也正是明白了这一点,纷纷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廉政机构,严明法治,惩治贪官污吏,廉洁奉公。新加坡政府素以廉洁闻名于世,清廉正直是李光耀政府的印记。李光耀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认为“贪污腐败,曾是殖民地当局的宿疾。如果我们失职或变得贪污腐化,就同样被人民唾弃。”李光耀自己常常身着白衣白裤,把这定为内阁成员的工作服,以示廉洁清白。他还告诫家人不应该指望从他那里得到

特殊照顾,不应该比普通老百姓特殊。

为官一任,做人一世,当官者向来看重政声。当官总得给世人留下点什么。即使不能离任民有恋惜之声,至少不能让老百姓戳脊梁。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为官者放下“官”的威势,摆脱商“的纠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仆。为官清正廉洁对自己,对国家,对人民有利而无一害。廉洁奉公就是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和情操去赢得声望,为官廉而获得声望的人,即使不能宦海通达,但却可以问心无愧。无欲则刚,只有廉洁才能秉公执法,秉公执法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廉洁奉公最主要的收益就是赢得民心。民心不可违,百姓不可欺,不如此,何以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官之道在于廉洁奉公。“公生明,廉生威”是为殷鉴。对于做官的人而言,廉洁奉公是为官之道中极其重要的谋略。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
Processed in 0.028 second(s), 4 queries, G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