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新华网] 灾后重建关键是要坚持科学发展

[日期:2008-06-11] 来源:新华网   作者:言立仑  [字体: ]

6月8日公布施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是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它的及时出台,把恢复重建工作从启动伊始就纳入法制轨道,分别从过渡性安置、调查评估、恢复重建的规划和实施、资金筹集与政策扶持、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不仅体现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而且始终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贯穿其中。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群众生活安置、基础设施建设、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保持稳定等多项内容,必须坚持实现灾区科学发展的思想。重建的基础是尽快恢复,发展的前提是搞好重建,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灾区的全面发展,把家园重建得更好。因此,要从恢复重建的各个环节入手,突出重点,选好突破口,把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置于突出位置,创造条件尽快恢复生产经营活动。对口支援除了要做好雪中送炭式的“输血型”救援,也要多做一些授之于渔式的“造血型”帮扶,如组织受灾群众定点劳务输出,或雇用受灾群众参与当地恢复重建工作等,既有利于发挥灾区人民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为他们增加收入,增强重建家园的经济实力和战胜灾害重建美好生活的信心。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必须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各项重建工作的核心。《重建条例》明确规定地震灾后重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救灾和重建的全过程中,时时为受灾群众的安危考虑,处处为他们的生产生活着想。随着抗震救灾工作从前一阶段的抢救生命过渡到恢复重建,重点要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保证他们有饭吃,有水喝,有帐篷睡,从孩子到老人都能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关心受灾群众的生活,体现党和政府的人性化关怀,体现全社会的人性化帮扶。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必须体现灾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恢复重建的规划方面,要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主体功能区建设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做到全面考虑、从长计议,协调好当前重建需要和今后长远发展的关系,为灾区未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要把恢复重建看作是解决历史问题的一次机会,深入勘查调研,广泛听取包括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普通群众意见,重大事项应当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专题论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使恢复重建规划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规划。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艰巨:交通、铁路、通信、供水、供电、住房、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文化、广播电视、金融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统筹;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顺序需要统筹;恢复重建和易地新建需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需要统筹;受灾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安排需要统筹……这一项项具体的工作,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只有科学调度、统筹安排,才能保证灾后重建工作平稳有序有效开展。

抢救生命,是对党和政府应急动员能力的一次大考;灾后恢复重建,是对党和政府驾驭灾后重建复杂局面的又一次大考,是对执政能力的全面检验。只要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坚决执行中央的决策部署,按照《重建条例》的规定,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灾后恢复重建就一定能稳步推进,取得实效,让灾区人民尽快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新家园和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sosofa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
Processed in 2.135 second(s), 5 queries, Gzip disabled